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动态 >

国家历史文化名城:福建福州

时间:2024-09-24作者:admin浏览:

摘要:蓝狮注册 福州别称榕城,有着派江吻海、百河润邑、群翠绕城的城市格局,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辖六区六县,总面积1.2万平方公里,市区面积1761平方公里,全市常住人口844.

  蓝狮注册福州别称榕城,有着“派江吻海、百河润邑、群翠绕城”的城市格局,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辖六区六县,总面积1.2万平方公里,市区面积1761平方公里,全市常住人口844.8万。历史悠久、文化底蕴深厚。2200多年的建城史,孕育了以昙石山文化、三坊七巷文化、船政文化、寿山石文化为代表的闽都文化,形成了“海纳百川、有容乃大”的城市精神。

  五千年前,从昙石山出发,福州人就向海进军,在太平洋岛国开枝散叶。两千年前,福州先民劈波斩浪,开拓出一条绵延万里的“海上航路”。唐末五代甘棠港与榷货务的设立,明代市舶司、都转运盐司的设立,见证了福州作为古代“海上丝绸之路”重要起点和发源地的悠久历史,明初永乐年间“郑和七下西洋”时,曾率船队多次在长乐太平港(今福州境内)停泊,是历史上中外文明对话、交流互鉴的海上窗口。

  福州船政局是近代第一个海防事务机构,是东南海防的军工后盾,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新式造船厂,也是近代远东规模最大、影响最深、设备最完整的造船产业基地,培养了中国近代最早的造船技术人才和驾船人才,所造舰船提高了海军战斗力,为各沿海省份洋面治安提供保障。船政学堂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,培养“中国铁路之父”詹天佑、北洋海军管带邓世昌等一大批近代人才。福建水师是近代海军的鼻祖,是近代东南海防的中坚力量,为近代中法战争贡献重要力量。

  东汉的董奉与华佗、张仲景并称为“建安三医圣”,奠定中医医学及药学的基础;隐元禅师等福建高僧前往日本、东南亚开宗立派,成海外一派祖师;以林则徐、严复为代表的启蒙先驱对近代思想变革有深远影响,使福州成为西学东渐、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前沿阵地;以陈季同、林纾等福建文艺界代表人物,开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先河;以林觉民为代表的革命者积极参与黄花岗起义等救亡图存运动;侯德榜等一批实业家,为我国工业发展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。福州籍中国科学院、工程院院士(含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)累计达74人,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。

  滨江面海,环境舒适,气候宜人,拥有鼓山、青云山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三坊七巷5A级景区,中心城区就有58座山体,闽江穿城而过,139条内河纵横交错,著名历史古迹150多处,各类园林37座。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,呈现“城在山中、水在城中”的美丽画卷。

  林则徐、沈葆桢、严复、林觉民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,有一个共同点——他们都是从三坊七巷走出来的。也因此,三坊七巷拥有独一无二的人文价值,赢得了“一片三坊七巷,半部中国近现代史”美誉。

  三坊七巷先后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、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、中国旅游投资奥斯卡奖——第六届中国旅游投资艾蒂亚奖“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奖”,成了福州市民常逛、外地游客必来之处。

  福州近台侨多、开放程度较高。福州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,连江黄岐半岛距马祖岛不到8000米,福州籍的台湾乡亲有80多万人,台湾每个县(市)都设有福州同乡会。同时,福州也是全国著名侨乡,福州籍海外乡亲达400多万人,分布在世界177个国家和地区。敢闯敢拼的干事创业激情和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,孕育了“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”的福州城市精神。

  出产于福州晋安区寿山乡的寿山石是上等雕刻彩石,色彩斑斓、温润如玉、晶莹剔透,素有“石之君子”“国之瑰宝”的美誉,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。寿山田黄石被称为“石帝”“石中之王”,自古就有“一两田黄数两金”的说法。寿山石已被列为“国石”第一候选石,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被指定为国家礼品。寿山石雕也是福州传统工艺“三宝”之一,讲求相石取巧、因材施艺,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福州地方特色,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一是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。全市共有各级历史文化街区5处,国家级1处,省级历史文化街区4处。分别是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、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、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、连江县温麻魁龙坊历史文化街区,永泰县永阳古城新安巷历史文化街区;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3处,国家级6处;传统村落134处,国家级51处。

  二是文化遗产。目前共有世界遗产预备名单1项(福建闽江河口湿地:海、陆生物地理过渡带);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项(福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);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处(福建省福清天宝陂);中国工业遗产1处(福建船政);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项(福建长乐番薯种植系统)。

  三是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6处。历史建筑1388处,传统风貌建筑442处。

  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截至2023年12月,共有215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(含8项增设保护单位),其中,1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,国家级非遗项目16项,省级非遗项目94项。共有342名市级及以上非遗产传承人,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1名,省级86名。

 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,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:IE浏览器9.0版本及以上;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; 360浏览器9.1版本及以上,且IE内核9.0及以上。


联系我们

公司地址:

销售热线:

联 系 人:

娱乐网址:

集团邮箱:

友情链接 : 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